8年过去,《狩猎》带给厂长的震撼,依然没散去。
它让世人看到,孩童之恶源于无知,有时甚至比恶魔更可怕。
9.1分实至名归;
在奥斯卡、戛纳、金球奖等共计27项提名,三分之一中标,则成就其封神的奇迹。
然而,激动人心的是,8年后,此片原班人马再度来袭。
又奉上一部热门高分作——
《酒精计划》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编剧托比亚斯·林道赫姆,主演麦斯·米科尔森。
简直是幻想组合有没有!!!
当年,麦叔被托马斯送上戛纳影帝宝座,随后便开启了自己性感迷人反派之旅。
像是《奇异博士》里的卡西利亚斯;
再度回归,这次他又会以什么样的邪魅模样示人,外界万众瞩目。
结果呢?
绝对意外。
性感的麦叔,褪去所有带感标签,饰演了一位中年男子。
角色再普通不过,但却让人像做了一场梦,如此销魂迷人,又如此令人窒息。
马丁,是位高中历史老师。
镜头前的他,面无表情,眼神无光,满屏透着丧气。
上课时,他讲课枯燥乏味,学生没人听,以至于遭到家长投诉,这样的人怎么带毕业班?!
回家后,马丁仍像空气般。
在老婆和孩子面前没有存在感,忙工作的忙工作,看电视的看电视,谁也不理谁。
而想当初,不到三十岁的马丁,也是有机会拿到博士学位和研究经费的学霸。
只是,为家庭考虑,他通通拒绝了。
唉,再辉煌的,已然成为过去。
现如今的马丁经过生活的捶打,早已木讷,没了生机和光彩。
都说,人以群分。
马丁有三个好基友,皆和他如出一辙。
体育老师,中年离异,没有子女,只有一条上年纪的狗陪伴在左右。
音乐老师,碍于内向的性格,与异性有沟通障碍。
心理学老师,从表面看,他是四人中过得最好的。
娶了个有钱的老婆,有三个孩子,家庭美满,住着海景房,再不能更完美。
但,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自孩子接二连三出生,家里已经有几年没有平静过了,特别是老婆,三年来没睡过整夜,敏感到稍微一点燃就爆炸。
4个中年男人,有不同境遇,相信在看的各位男同胞,多多少少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群男人聚在一起,吃着美食,小酌一杯,像学生时代一样玩闹跳舞,也算是在枯燥中,寻得一丝透气吧。
而就在闲聊中,心理老师突然提及一个无厘头的理论。
挪威一个哲学兼心理学家曾说,喝酒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他认为人类生来血液中就欠缺0.05%的酒精浓度,一两杯红酒就能达到这标准。
此话一出,当时在座的几位,纷纷噗呲笑出声。
哈?
还有这等稀奇古怪,毫无根据的定论。
大家对此,皆一笑而过,唯独马丁认真了。
第二天上班前,他在家先抿了一口小酒,结果你猜怎么着?
嘿,还真神了。
他讲课声音大了,思维也更积极,面对懈怠的学生,也愿意想着法子吸引注意力。
第一次试,感觉良好。
下班后,马丁立刻将体验告诉好基友们。
起初大家都持怀疑态度,再加上学校严令禁止老师喝酒,不愿尝试。
但扛不住马丁的忽悠啊,于是他们共同想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把喝酒当学术研究。
他们决定,以上述提到的芬恩学说进行验证。
实验内容就是:
四人每人每天保证摄入0.05%浓度水平,并收集证据,记录成效。
讲真,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就这种文化人儿能想得出。
至于实验结果怎样......
自从喝了酒,马丁的课堂是越来越活跃,同学爱听了,他也找回了最初的激情。
回到家,他也找回对妻子的热情,将搁置N年的露营计划提到日程,并且,两人当晚就疯狂嘿咻了一把。
马丁如此,他的基友们同样。
音乐老师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教学方法,他拉上窗帘,让同学们感受对方,因而诱导他们唱出充满感情的歌曲。
体育老师,几口酒下肚,也是灵感迸发。
竟让一直在球队里默默无闻的孩子,踢进了关键一球。
至于心理老师,酒也带给他安慰,帮他平息了生活琐事带来的烦躁.....
不难看出,影片主题关乎中年危机,离不了“借酒消愁”的老路子。
但,坦白讲,与04年的获奖影片《杯酒人生》相比,它感觉缺了点什么。
咱先不说“三段叙事”过于明显,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不够细腻,单就这“酒精实验理论”,就不能让人信服。
有些过于儿戏了。
既然如此,它又为何能取得高口碑?
要知道,本片连续登上口碑榜,此外,烂番茄新鲜度91%,在欧洲电影节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足足四项大奖,是代表丹麦角逐奥斯卡的影片。
真正看懂的会明白,这并非是个酒类推广影片,而是,导演将“酒精”幻化成一个符号。
它好比兴奋剂,是痛苦生活的短暂麻醉剂。
它带来的快乐,无所顾忌、所向披靡、精力旺盛、毫无牵挂......
这足以让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中年人沉沦,毕竟那感觉太美好,美好到马丁愿意相信那个一看就是假的“酒精实验”。
但,相信喝酒的都有同感,“每个想控制酒精的人,最终还是被酒精控制”。
当这种快感愈强烈,人愈冲动加码。
好比马丁四人就提出一个“燃点”理论,随后理所当然的加大对酒精的摄入。
马丁加到1.2%。
体育老师则加到自己晃晃悠悠参加早会,被碰到鼻子流血。
心理老师则直接喝到不省人事,和儿子比尿床谁更强。
这时,过量的酒精,成为失去磁性的指南针,让他们在清醒与混乱中间摇摆。
致使一切糟糕的一批。
嗯,是梦终究会醒。
没有永远能麻痹人心的麻醉剂。
到了影片结尾,整个氛围被推向高潮——
体育老师因喝酒被开除后,自杀身亡。
瞬时间,毕业生的庆典与基友去世,马丁被两种不同的氛围包围。
一个是极致的喜,一个是极致的悲。
导演通过这种冲击的方式,撕开人心底的柔弱。
此时此刻,仿佛耳边有喃喃的声音——
注定会醒的梦,就不要再做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