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部口碑片曾在国外获奖无数,
却被自己的国家(以色列)文化部点名批评。
原因可想而知,戳到G家痛处了——
《狐步舞》
电影套用经典的古希腊悲剧框架,
通过父子之间的三段体故事,诠释出一个揪心的宿命论故事。
电影的开篇,费德曼先生的家中突然迎来了几个军人的造访,
并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乔纳森在执行任务中不幸死了。
母亲精神上受不住这强烈的打击,当场晕倒了,
前来通知的士兵极其熟练地给她注射了镇定剂,似乎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
父亲作为一家之主,表面上没有特别大的情绪变化,
但当他一个人独处时,他不再那么冷静和克制:
在厕所里来回踱步...
在卧室里用力踹心爱的家犬
还在浴室里用滚烫的热水灼烧自己的皮肤,企图用自残的方式来缓解心理上的伤痛。
伤心过后,士兵便开始给费德曼先生安排儿子葬礼的事宜。
然而,在费德曼一家陷入悲痛几小时后,
军方却说弄错了,他们的儿子还活着。
啥?军方做事这么随便的吗?这不是在玩弄人吗。
悲痛了整整一天的费德曼先生,终于暴走了!
他破口大骂,狂躁愤怒,无法保持冷静,执意让军方送儿子回家,立刻!马上!
他要看到儿子,才能证明他真的还活着。
镜头一转,是同一时间他们的儿子乔纳森在荒芜的边境站岗。
这里没有战火,士兵们只需要对来往的车辆进行例行的检查,
剩下的就是漫无边际的无聊和闲扯。
他们排排坐吃罐头,讨论房子的倾斜程度、听午夜情感电台。
偶尔也会聚在一起讲故事。
乔纳森和战友讲起他父亲年轻时候做的稀奇古怪的事儿。
那是父亲给他的最后一个晚安故事。
关于父亲,关于圣经,关于S情杂志。
父亲作为犹太人,年幼的时候饱受战乱。
乔纳森的祖父死在了纳粹集中营,临终前留下了一本古老的希伯来圣经。
祖父要求要把这本圣经在家族传承下去,不可以卖掉。
可是,年纪尚幼的父亲将这本圣经,拿去换了一本S情杂志。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穿着暴露的女性被登在杂志上很罕见。
父亲买不起,就想起了那本反正都要传给他的圣经。
传下来的规矩是不许卖掉,父亲就直接拿圣经换了那本S情杂志。
奶奶也因此精神崩溃,住了精神病院。
乔纳森还把爸爸的“丰功伟绩”画了下来,
加上自己的夸张与隐晦,让连环画成了影片的点睛之笔。
奶奶发狂中变成了封面女郎,父亲贪婪的吮吸着母亲的乳汁。
女郎乳房上贴着的叉号,转嫁到了父亲脸上,父亲上学工作去哪都带着它。
叉号是思想的禁锢,曾经代代相传救赎灵魂的圣经,被父亲拿去换了S情杂志。
杂志让父亲成了学校的人气王,书被同学互相传看,
当书回到父亲手上时,最迷人的两页已经黏在一起,不能翻开。
圣经,S情杂志。
一个救赎灵魂,一个救济需求。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显然一时的欢愉比信仰更重要。
最后,父亲把这本杂志传给了乔纳森。
乔纳森明白,这张贴着叉号的面孔,是满脸的泪水。
叉号也是伤口,父亲换杂志那会,也许根本就没有想过后果。
奶奶被他逼进精神病院已成事实,他除了后悔与自责,也改变不了什么。
费德曼先生的故事,让电影的立意有了整体的拔高。
不再是简单的控诉战争,而是剖析生活,剖析我们所面对的世界。
乔纳森与战友们虽在后方,但战事无尽头的未知感,正一点点侵蚀着他们的勇气。
他们就这样靠着S情杂志、电子游戏来消磨时间,
偶尔还会拿着自己的枪,跳起“狐步舞”。
这个看似懒散的小队,被一次意外打破。
他们在检查过境车辆时,遇到了一车年轻人,
就在他们检查完毕,准备通过的时候,车上掉下一个不明物体。
检查站人员大喊一声:手榴弹,
出于安全乔纳森立刻开枪扫射。
可最后发现,不过是一个啤酒瓶而已。
就这样一车子年轻的生命,葬送在了一个啤酒瓶上。
但这事并没有任何人受到任何处罚,军方挖了个坑,把满载尸体的汽车埋掉,
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战争似乎使得生命变得一文不值,总是如此草率的对待。
当镜头再一次转向费德曼先生家里时,
母亲做着蛋糕,父亲和女儿坐在餐桌前,
他们在等待乔奈森的归来吗?
可女儿为什么说:能看到你们坐在一起,真好。
原来,是父亲动用关系,让乔奈森回家,
可谁知,在回家的路上他意外出了车祸,当场死亡!!
乔奈森原本活着,却因为父亲强行要求立马回家而发生意外。
明天和意外,你真不知道哪个先来。
而母亲也认为是父亲害死了儿子,两人的关系因此产生了裂痕。
影片虽然是战争题材,但并没有刻意展现战争惨烈的一面,
而是在描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三段故事环环相扣,再加入荒诞的黑色喜剧,看起来并不会那么枯燥。
电影里,反复出现的狐步舞,“前右后左,最后回到原点”,
这更像是一个轮回,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
评论于:淘立购附带扫号工具
评论于:实体店手机号采集
评论于:淘宝自动抢商品助手
评论于:熊猫影视4k去广告纯净版